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日召开,讨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相关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扎实开展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工业是综合国力的基础,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等目标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表示:“无论是从当前推动经济稳定复苏,还是从长远打造制造业的新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来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都是必然的要求。”
面对挑战和压力,我国工业稳步前进。今年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3.9%,制造业高端化得到实质性推进,绿色转型对工业生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传统产业仍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新兴产业和新动能仍需要进一步培育和激发。
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同时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协同推进数字化产业和产业的数字化,着力弥补短板、延长长板、培育新的增长点。业内专家认为,这一系列的部署旨在通过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以及培育新的产业,巩固完整的产业体系的优势。
数字技术已成为提升工业领域效率、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秦海林认为,会议提出“协同推进数字化产业和产业的数字化”,旨在以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拓展为引领,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的提质增效。
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非常关键。会议明确指出,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领产业合理布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经建立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主导产业的总产值达到20万亿元。”他表示将坚持全国一盘棋,注重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整体实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不断增强工业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