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今年以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吸引了跨国企业加大在中国市场布局的兴趣。全球领先的热力与流体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邦迪汽车26日在上海嘉定区正式启动了电动出行创新中心(eMIC)。该中心是邦迪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第四个出行创新中心,也是其继德国、日本和韩国之后在中国成立的创新中心。
据介绍,中国eMIC总面积为2400平方米,分为创新区域、试验区域和办公区域。作为尖端技术创新中心,eMIC将促进邦迪汽车与行业伙伴合作,共同开发电动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
邦迪汽车首席技术官Johannes Helmich透露,eMIC整合了虚拟工程、设计、加工、原型样品制作、产品试验和车辆试验六大核心能力,可以快速开发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客户特别是本土OEM厂商在竞争中赢得关键优势提供帮助。
邦迪汽车在汽车供应领域拥有逾百年的经验,目前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客户包括各知名汽车制造商。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被邦迪汽车视为全球版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邦迪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ns Dieltjens表示:“中国市场充满活力且不断变化,正引领整个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对邦迪汽车而言,成立中国eMIC是极为重要的战略推进。”eMIC将为邦迪汽车在中国市场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并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客户取得成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较上年增长96.9%和93.4%,连续八年保持全球第一。今年前八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增长36.9%和39.2%,市场占有率达到29.5%。
公安部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82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140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6.9%。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跨国企业的关注,并促使它们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德国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柯皓哲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引领着绿色和智能交通的发展。他预计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快速增长,特别是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
采埃孚集团将业务重心持续向以中国为主要阵地的亚太市场转移,2022年在山东、广东、上海等地启动了一系列生产和研发项目。
今年7月,德国大众汽车与中国本土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签署了长期合作框架协议。除了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大众品牌电动车型,大众还向小鹏汽车注资约7亿美元,收购其4.99%的股份,以提高大众在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