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21世纪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展出现密集创新的时代,新技术不断涌现,多种学科交叉和融合,由此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新材料产业已被世界公认为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对工业、农业、社会以及国防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现代各领域前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发展进步对各领域的生产技术推动明显,随着下游市场对于产品需求的增加,新材料领域必将迎来一波“黄金时期”。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进入蓬勃发展加速期。2019-2022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从4.5万亿元增长至6.8万亿元;2023年总产值达到7.9万亿元。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有望破10万亿元大关。
图表:2018-2023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变化分析
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新材料领域利好政策频出。2023年8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的《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第一批)》正式公布,目录第一批包括超材料、超导材料、二维半导体材料、钙钛矿材料、量子点材料、液态金属等15种前沿材料。2023年12月18日,工信部印发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工信部原函〔2021〕384号)同时废止。2024年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工信部联原〔2024〕181号,支持引导地方开展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和能力提升,打造一批高水平的中试平台。
图表:中国新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十四五”时期,中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此背景下新材料产业有望迎来新机遇。中国要加快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技术工艺达国际先进水平,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让中国新材料产业逐步向新材料强国迈进。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未来产业之新材料产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共九章。首先分析了新材料产业的基本内涵和发展面临的环境,接着全面剖析了国内外新材料行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化工新材料、永磁新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等细分市场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新材料产业重点区域、产业基地和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了细致解析,最后,重点分析了新材料行业投资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新材料产业相关概述
1.1 新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1.1.1 新材料的简介
1.1.2 新材料的分类
1.1.3 新材料行业的特点
1.2 新材料主要细分种类介绍
1.2.1 化工新材料
1.2.2 永磁新材料
1.2.3 电子陶瓷材料
1.2.4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1.2.5 新能源材料
1.2.6 其他新材料
第二章 2022-2024年中国新材料行业政策环境
2.1 新材料行业政策体系
2.1.1 新材料产业政策概述
2.1.2 新材料产业政策要点
2.1.3 新材料产业政策亮点
2.1.4 “十四五”发展目标
2.2 新材料行业政策成果
2.2.1 国家层面
2.2.2 地方层面
2.2.3 “两会”话题
2.3 新材料行业政策解读
2.3.1 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
2.3.2 新材料生产平台建设方案
2.3.3 新材料应用保险示范条款
2.3.4 新材料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2.3.5 石化工业新材料指导意见
2.4 新材料行业政策问题及建议
2.4.1 新材料行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2.4.2 建立新材料评价标准的意义
2.4.3 建立新材料评价标准的途径
2.4.4 完善新材料政策体系的建议
第三章 2022-2024年国内外新材料行业发展分析
3.1 2022-2024年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分析
3.1.1 全球新材料发展驱动因素
3.1.2 全球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
3.1.3 全球新材料市场结构分布
3.1.4 全球新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3.1.5 全球新材料区域发展现状
3.1.6 全球新材料技术创新热点
3.1.7 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导向
3.2 2022-2024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分析
3.2.1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3.2.2 新材料产业支撑作用显现
3.2.3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形势
3.2.4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
3.2.5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
3.2.6 中国新材料企业上市情况
3.2.7 中国新材料技术专利分布
3.3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新材料产业发展挑战
3.3.2 多方面均存在差距
3.3.3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3.3.4 创新机制有待健全
3.3.5 产业环境有待优化
3.3.6 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
3.4 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策
3.4.1 建立和完善相关体系标准
3.4.2 加速新材料产业结构调整
3.4.3 加速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
3.4.4 加强技术创新及技术改造
3.4.5 推进新材料产业升级发展
第四章 2022-2024年重点新材料产业发展分析
4.1 化工新材料
4.1.1 化工新材料政策发布
4.1.2 化工新材料发展现状
4.1.3 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
4.1.4 化工新材料需求分析
4.1.5 化工新材料的产销率
4.1.6 主要化工新材料发展
4.1.7 化工新材料发展趋势
4.2 永磁新材料
4.2.1 钕铁硼永磁材料标准发布
4.2.2 钕铁硼永磁材料市场规模
4.2.3 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规模
4.2.4 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分布
4.2.5 钕铁硼永磁材料竞争格局
4.2.6 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壁垒
4.2.7 其他永磁新材料发展分析
4.3 电子陶瓷材料
4.3.1 电子陶瓷材料市场发展规模
4.3.2 电子陶瓷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4.3.3 电子陶瓷材料细分市场发展
4.3.4 电子陶瓷材料企业注册数量
4.3.5 电子陶瓷材料专利技术申请
4.3.6 电子陶瓷材料行业发展困境
4.3.7 电子陶瓷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4.4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4.4.1 全球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现状
4.4.2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
4.4.3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品结构
4.4.4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区域发展
4.4.5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企业布局
4.4.6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线建设
4.4.7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未来应用趋势
4.5 新能源材料
4.5.1 新能源材料相关概述
4.5.2 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发展
4.5.3 锂电池材料发展分析
4.5.4 光伏材料市场发展分析
4.5.5 核电新材料发展现状
4.5.6 新能源材料发展困境
4.5.7 新能源材料研发趋势
4.6 纳米材料
4.6.1 纳米材料相关政策发布
4.6.2 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4.6.3 纳米材料细分市场发展
4.6.4 纳米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4.6.5 纳米材料专利申请情况
4.6.6 纳米材料行业影响因素
4.6.7 纳米材料产业发展建议
4.7 石墨烯
4.7.1 石墨烯相关政策
4.7.2 石墨烯发展现状
4.7.3 石墨烯发展规模
4.7.4 石墨烯企业竞争
4.7.5 石墨烯产品研发
4.7.6 石墨烯发展问题
4.7.7 石墨烯发展趋势
4.8 3D打印材料
4.8.1 主流3D打印材料介绍
4.8.2 3D打印材料相关标准
4.8.3 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
4.8.4 3D打印材料驱动因素
4.8.5 3D打印材料投资分析
4.8.6 3D打印材料发展问题
4.8.7 3D打印材料发展趋势
4.9 复合材料
4.9.1 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热点
4.9.2 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4.9.3 复合材料市场应用需求
4.9.4 复合材料行业区域分布
4.9.5 复合材料发展驱动因素
4.9.6 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挑战
4.9.7 复合材料发展前景分析
4.10 稀土新材料
4.10.1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
4.10.2 稀土发光材料发展
4.10.3 稀土催化材料发展
4.10.4 稀土储氢材料发展
4.10.5 稀土抛光材料发展
4.10.6 稀土材料发展展望
4.11 其他新材料
4.11.1 新型建筑材料
4.11.2 生物医用材料
4.11.3 平板显示材料
4.11.4 超导材料
第五章 2022-2024年中国新材料产业重点区域分析
5.1 2022-2024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区域发展现状
5.1.1 区域聚集情况
5.1.2 区域重点平台
5.1.3 区域发展策略
5.1.4 区域布局趋势
5.2 环渤海地区
5.2.1 北京市
5.2.2 天津市
5.2.3 秦皇岛市
5.2.4 山东省
5.2.5 山西省
5.3 长三角地区
5.3.1 浙江省
5.3.2 安徽省
5.3.3 厦门市
5.3.4 宁波市
5.4 珠三角地区
5.4.1 广东省
5.4.2 广州市
5.4.3 东莞市
5.4.4 江门市
5.5 中西部地区
5.5.1 湖南省
5.5.2 湖北省
5.5.3 云南省
5.5.4 广西省
5.5.5 成都市
5.5.6 重庆市
第六章 2022-2024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分析
6.1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综述
6.1.1 发展特点
6.1.2 影响因素
6.1.3 发展模式
6.1.4 SWOT分析
6.1.5 评估体系
6.1.6 发展建议
6.1.7 基地布局策略
6.2 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6.2.1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
6.2.2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6.2.3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
6.3 石墨烯产业基地
6.3.1 石墨烯产业基地分布
6.3.2 常州石墨烯小镇
6.3.3 无锡石墨烯产业园
6.3.4 青岛石墨烯产业园
6.3.5 厦门石墨烯产业园
6.3.6 深圳石墨烯产业园
6.4 其他新材料产业基地
6.4.1 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
6.4.2 常熟新材料产业园
6.4.3 连云港新材料产业园
第七章 2021-2024年新材料产业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分析
7.1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1.1 企业发展概况
7.1.2 经营效益分析
7.1.3 业务经营分析
7.1.4 财务状况分析
7.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2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1 企业发展概况
7.2.2 经营效益分析
7.2.3 业务经营分析
7.2.4 财务状况分析
7.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2.6 公司发展战略
7.2.7 未来前景展望
7.3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3.1 企业发展概况
7.3.2 经营效益分析
7.3.3 业务经营分析
7.3.4 财务状况分析
7.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3.6 公司发展战略
7.3.7 未来前景展望
7.4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4.1 企业发展概况
7.4.2 经营效益分析
7.4.3 业务经营分析
7.4.4 财务状况分析
7.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4.6 公司发展战略
7.4.7 未来前景展望
7.5 英洛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5.1 企业发展概况
7.5.2 经营效益分析
7.5.3 业务经营分析
7.5.4 财务状况分析
7.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5.6 未来前景展望
第八章 2022-2024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投资状况分析
8.1 中国新材料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8.1.1 行业融资事件
8.1.2 行业融资金额
8.1.3 行业投资轮次
8.1.4 融资事件汇总
8.1.5 融资地域分布
8.1.6 企业注册情况
8.1.7 行业融资趋势
8.2 恒川新材新材料投资案例解析
8.2.1 项目基本情况
8.2.2 项目建设背景
8.2.3 项目实施必要性
8.2.4 项目实施可行性
8.2.5 项目投资概算
8.2.6 项目建设周期
8.2.7 项目经济效益
8.3 未来新材料产业投资逻辑分析
8.3.1 产业综合投资逻辑分析
8.3.2 基于政策支持的投资逻辑
8.3.3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投资逻辑
8.3.4 基于产业驱动因素的投资逻辑
8.3.5 基于行业下游应用的投资逻辑
8.4 新材料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8.4.1 节能环保材料
8.4.2 电子信息材料
8.4.3 高端装备材料
8.4.4 生物材料
8.4.5 新能源材料
8.4.6 新能源汽车材料
8.5 新材料产业投资风险警示
8.5.1 新材料产业投资难点
8.5.2 新材料市场竞争风险
8.5.3 新材料产品开发风险
8.5.4 企业资金链保障的风险
8.5.5 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8.5.6 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完善
第九章 2025-2029年中投顾问对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9.1 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9.1.1 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9.1.2 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乐观
9.1.3 新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9.1.4 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点
9.2 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9.2.1 国内新材料行业发展向好
9.2.2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
9.2.3 新材料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9.2.4 “十四五”新材料趋势特征
9.3 “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9.3.1 “十四五”规划发展重点
9.3.2 “十四五”行业发展方向
9.3.3 强化基础材料创新建议
9.3.4 化工新材料十四五规划
9.4 中投顾问对2025-2029年中国新材料产业预测分析
9.4.1 2025-2029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9.4.2 2025-2029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