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相对较低,但其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县域经济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并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至2024年,我国共计有2844个县级行政区,其中包括977个市辖区、394个县级市、1301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近年来,在撤县(市)设区导致县(市)数量下降的背景下,县(市)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23年全国千亿县达到59个,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晋江、慈溪、长沙、义乌等7个县级单位,已同时具备GDP超过2000亿,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超过百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主导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作为辅助支撑产业,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高端产业为核心,创新能力较强,对周边地区带动能力强等特征,形成了已经具备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城镇基础建设的超强县,未来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
图表:中国县级行政区划和县域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中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2011-2023年中国“千亿县”数量变化情况
单位:个
数据来源:《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仍旧保持了较大优势。2024年东部地区百强县数量共66个,仍以绝对优势抢占鳌头,较前两年增加1个;中部地区百强县数量共18个,较2023年减少2个,且已连续两年下降;西部地区百强县数量为13个,较2023年减少1个;东北地区百强县数量共3个,较2023年增加2个,主要位于辽宁省,与2022年数量持平。
政策层面,2022年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一批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市政设施基本完备,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2023年8月14日,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进一步推动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以及农产品上行,力争到2025年建立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县域经济的概念、特征等,接着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其次重点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并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四大典型发展模式,然后对中国县域电商及百强县的发展情况做了详细的透析。随后,报告具体分析了我国重点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有益经验,并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化发展。最后分析了县域经济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县域经济行业概述
1.1 县域经济基本介绍
1.1.1 县域经济定义
1.1.2 县域经济内涵
1.1.3 县域经济特点
1.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历程
1.2.1 农村经济发展阶段
1.2.2 乡镇企业大发展阶段
1.2.3 全面推进“三化”阶段
第二章 2022-2024年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分析
2.1 经济环境
2.1.1 宏观经济概况
2.1.2 工业经济运行
2.1.3 土地交易状况
2.1.4 固定资产投资
2.1.5 社会融资规模
2.2 消费环境
2.2.1 居民收入水平
2.2.2 居民消费结构
2.2.3 消费市场特征
2.2.4 消费市场展望
2.3 县域城镇化建设
2.3.1 城镇化发展水平
2.3.2 新型城镇化建设
2.3.3 城镇化发展潜力
2.3.4 县域城镇化人口结构
2.3.5 不同类型县域城镇化方向
2.3.6 推进县域城镇化重点任务
2.4 社会效益
2.4.1 国民经济基石
2.4.2 繁荣农村经济
2.4.3 吸纳富余劳动力
第三章 2022-2024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1 中国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分析
3.1.1 县域数量规模基本情况
3.1.2 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1.3 政策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3.1.4 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3.1.5 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分析
3.1.6 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3.2 2022-2024年县域经济品牌化发展分析
3.2.1 县域经济品牌化发展意义
3.2.2 县域经济品牌化发展成效
3.2.3 县域经济品牌化发展指数
3.2.4 抖音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品牌化
3.2.5 县域经济品牌化发展困境
3.2.6 县域经济品牌化发展策略
3.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主要发展问题
3.3.2 财政体制问题
3.3.3 招生引资问题
3.3.4 管理问题分析
3.3.5 产业结构不合理
3.3.6 政策体制性影响大
3.4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4.1 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思路
3.4.2 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3.4.3 优化县域经济营商环境
3.4.4 县域经济招商引资策略
3.4.5 加速融入新的发展格局
3.4.6 壮大县域经济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4.1 主导产业驱动发展模式
4.1.1 农业主导型
4.1.2 工业主导型
4.1.3 第三产业驱动型
4.2 不同所有制组织驱动发展模式
4.2.1 集体经济主导型
4.2.2 民营经济主导型
4.2.3 产业集群引领模式
4.2.4 政企合作产业园区带动型
4.3 地方特色驱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4.3.1 资源禀赋型
4.3.2 劳务经济型
4.3.3 外向经济主导型
4.3.4 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4.4 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型模式及转变分析
4.4.1 增长型模式的形成
4.4.2 增长型模式的弊端分析
4.4.3 统筹发展型模式的特征
4.4.4 县域经济健康转型对策
4.5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享模式
4.5.1 共享经济在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4.5.2 共享经济在县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4.5.3 共享经济模式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4.5.4 共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性路径
4.6 PPP模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4.6.1 PPP模式应用方式
4.6.2 PPP模式应用意义
4.6.3 PPP模式应用实践
4.6.4 应用存在的问题
4.6.5 应用对策分析
4.7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4.7.1 协调发展中实现产业升级
4.7.2 注重优势发挥与均衡发展
4.7.3 合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4.7.4 选择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
第五章 中国县域经济四大典型发展模式分析
5.1 晋江模式
5.1.1 晋江模式释义
5.1.2 发展环境分析
5.1.3 发展现状分析
5.1.4 晋江发展成果
5.1.5 晋江经验借鉴
5.2 苏南模式
5.2.1 苏南模式释义
5.2.2 模式演进历程
5.2.3 模式转型升级
5.2.4 苏南发展成就
5.2.5 经验借鉴作用
5.3 温州模式
5.3.1 温州模式释义
5.3.2 模式发展历程
5.3.3 模式发展现状
5.3.4 模式发展经验
5.3.5 模式发展机遇
5.4 珠三角模式
5.4.1 珠三角模式释义
5.4.2 模式发展特点
5.4.3 动力因素分析
5.4.4 模式分化现状
第六章 2022-2024年中国县域电商发展综合分析
6.1 2022-2024年中国县域电商市场运行状况
6.1.1 县域电商市场发展规模
6.1.2 县域电商热门商品品类
6.1.3 县域电商区域分布格局
6.1.4 县域电商区域竞争力
6.1.5 帮扶县电商市场情况
6.2 2022-2024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状况
6.2.1 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规模
6.2.2 县域农产品品类竞争格局
6.2.3 县域农产品品牌竞争格局
6.2.4 县域农产品市场区域分布
6.2.5 重点帮扶县农产品发展
6.3 2022-2024年全国县域网络购买力分析
6.3.1 总榜单排名
6.3.2 网络购买力竞争
6.3.3 网购消费新蓝海
6.4 短视频、直播助力新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6.4.1 界面化发展
6.4.2 产业化发展
6.4.3 融合化发展
6.5 中国县域电商未来发展趋势
6.5.1 由消费电商转向产业电商
6.5.2 农业品牌化发展迎来新机遇
6.5.3 农村消费潜力将提供广阔空间
6.5.4 规范发展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升级
第七章 2022-2024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整体分析
7.1 百强县与县域经济的关系分析
7.1.1 百强县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航员
7.1.2 百强县是县域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探路者
7.1.3 百强县是县域营商环境优化的试验田
7.1.4 百强县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加速器
7.2 全国百强县总体发展现状分析
7.2.1 百强县总体榜单
7.2.2 百强县分布不均
7.2.3 百强县地区分布
7.3 全国百强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7.3.1 东部地区
7.3.2 中部地区
7.3.3 西部地区
7.3.4 东北地区
7.4 全国百强县四大方阵分析
7.4.1 第一方阵
7.4.2 第二方阵
7.4.3 第三方阵
7.4.4 第四方阵
7.5 全国百强县发展对比分析
7.5.1 百强县发展规模
7.5.2 百强县发展水平
7.5.3 百强县发展动能
7.5.4 百强县富裕程度
7.6 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发展现状分析
7.6.1 营商环境政策机遇
7.6.2 营商环境百强排名
7.6.3 百强县区域分布情况
7.6.4 营商环境优化建议
7.7 百强优秀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7.7.1 创新驱动典型案例
7.7.2 转型升级典型案例
7.7.3 园区建设典型案例
7.7.4 开放协同典型案例
7.7.5 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7.7.6 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7.7.7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7.7.8 治理能力典型案例
7.7.9 数字县域典型案例
第八章 2022-2024年重点省市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8.1 2022-2024年浙江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8.1.1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8.1.2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地位
8.1.3 浙江省县域数字经济发展
8.1.4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分析
8.1.5 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
8.1.6 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议
8.2 2022-2024年山东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8.2.1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8.2.2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成果
8.2.3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地位
8.2.4 县域经济发展重点任务
8.2.5 山东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8.2.6 山东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8.3 2022-2024年湖北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8.3.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要素
8.3.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8.3.3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地位
8.3.4 湖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实践
8.3.5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遇
8.3.6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8.4 2022-2024年湖南省县域经济状况分析
8.4.1 湖南省县域经济政策环境
8.4.2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类型
8.4.3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成就
8.4.4 湖南省县域经济区域布局
8.4.5 湖南省县域旅游发展分析
8.4.6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8.5 2022-2024年辽宁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8.5.1 辽宁省县域经济政策环境
8.5.2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形势
8.5.3 辽宁省县域经济运行现状
8.5.4 辽宁省县域经济财政保障
8.5.5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困境
8.5.6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8.6 其他省市
8.6.1 广东省
8.6.2 福建省
8.6.3 河南省
8.6.4 四川省
8.6.5 安徽省
8.6.6 吉林省
第九章 2022-2024年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
9.1 相关理论概述
9.1.1 欠发达地区的划分
9.1.2 欠发达县域经济地位
9.1.3 县域产业集群的内涵
9.1.4 县域产业集群类型
9.2 主要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9.2.1 陕西省
9.2.2 云南省
9.2.3 贵州省
9.2.4 甘肃省
9.2.5 内蒙古
9.3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分析
9.3.1 准确把握地方发展的禀赋条件
9.3.2 有效应对地方发展的瓶颈因素
9.3.3 正确处理地方发展的几大关系
9.4 产业集群化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9.4.1 提升欠经济竞争力
9.4.2 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9.4.3 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
9.4.4 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
9.5 产业集群化在欠发达县域经济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9.5.1 欠发达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
9.5.2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9.5.3 产业集群化存在的问题
9.5.4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
9.5.5 产业集群化对策及建议
第十章 2025-2029年中国县域经济投资前景及发展趋势分析
10.1 中国县域经济投资机会分析
10.1.1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10.1.2 环境卫生设施方面
10.1.3 市政公用设施方面
10.1.4 产业培育设施方面
10.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机遇
10.2.1 地位重要
10.2.2 发展动力
10.2.3 促进因素
10.2.4 外部环境
10.3 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趋势预测
10.3.1 发展定位趋势
10.3.2 发展主体趋势
10.3.3 发展空间趋势
10.3.4 发展模式趋势
10.3.5 发展任务趋势
10.3.6 发展方式趋势
10.4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挑战及对策
10.4.1 发展机遇分析
10.4.2 产业发展挑战
10.4.3 发展方向分析
10.4.4 未来发展路径
10.5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趋势及展望
10.5.1 新型城镇化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强大引擎
10.5.2 城乡融合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根本路径
10.5.3 农村三产融合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10.5.4 转型升级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必然要求
10.5.5 回乡经济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新力量
10.5.6 跨县域合作成为县域经济发展重要延伸
10.5.7 赋权扩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