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2024-2028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23年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加大新兴领域应用推广,采用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推动能源供应多样化,提升能源电子产品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水平。
2023年2月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通知》提出,将加强公路沿线、郊区乡镇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际快充网络建设;加强停车场站等专用充换电站建设;推动充换电设施纳入市政设施范畴;推进充电运营平台互联互通,鼓励内部充电桩对外开放。
2023年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等的衔接,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2023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充电桩需求增长
随着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电网负荷的需求推动,以电动车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型产业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从细分行业的电动车发展趋势来看,各类运营用电动车,包括货运和客运电动汽车都发展迅速,表现出强劲的市场扩张需求。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基础配套设施,相对于电动汽车发展具备一定超前性,因此,未来国家必将刻不容缓地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伴随着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地增长,充电桩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
(三)“光储充”一体的充电桩规模化落地
“光储充”是一种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设施,集成光伏、储能、快充及电池检测等设备。用户在充电过程中可实现电池检测、车牌识别、双向充/放电(V2G)、充电站孤岛运行等功能,能够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是园区等公共场所建站的首选,也是城市靓丽的名片,受到了多地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青睐。目前,国内充电运营商特来电已在全国75个城市投建运营了超过300座“光储充”一体的充电站。
“光储充”一体的充电桩通过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和市电一起为车辆及园区提供能量储备和充电服务,储能系统可利用夜间低谷电价进行储能,在充电高峰期通过储能和市电一起为充电站供电,满足高峰期用电需求,实现削峰填谷,即使在电网断电时,利用储能系统仍可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光储充”一体的充电站,谷电时储能,峰电时充低价电,既践行了低碳,又提高了园区用电的经济性,是未来充电桩产业发展的方向。
(四)石化巨头入局,市场迎来新势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充电桩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涉足充电桩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石化巨头们也看中充电桩市场潜力,开始布局充电桩领域。
总的来说,石化巨头的进场给充电桩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将有助于推动充电桩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二、不利因素
(一)充电桩建设布局问题有待解决
充电桩建设协调难度大。设施建设需要规划、用地、电力等多项前提条件,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多个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面对众多利益主体,协调难度大。
由于前期重建设轻运维造成的充电设施布局不合理,部分桩位位置偏僻,没有实际满足到车主的充电需求,导致形成充电难的情况。因此要在充电桩的建设布局上进行更多的规划。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主要为交流充电桩和随车配建充电桩,直流充电桩相对较少。交流充电桩,充电相对较慢,而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可以提供足够的功率,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调整范围大,可以实现快充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多,车主对充电需求的提高,很多人会从充电时间上考虑,所以直流充电桩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直流充电桩市场占比较少,而且因为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功率比较大,对于电源取电要求比较高,安装施工比较麻烦,成本相应也高。所以对于充电桩建设的类型也需要去合理的规划,才能推动充电桩的产业发展。
(二)充电桩使用率难以提升
充电桩标准不统一。当前的充电桩国家标准仍有待完善,充电桩不同厂家和品牌之间仍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充电设施的兼容性问题突出,导致许多充电桩使用率低。同时,由于国内充电运营模式尚不清晰,很多充电运营商没有动力按照新国标改造老国标充电桩,从而导致很多新型电动汽车无法使用老国标充电桩。
燃油车占位现象严重。目前城市车位紧张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停车场管理方出于利益考虑及车主的不文明行为,导致很多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用,造成充电车棚成“停车场”,停满了不充电车辆。这些都造成充电桩的使用率较低的情况,阻碍充电桩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运营管理方面不足
当前,充电桩运营模式单一。现阶段充电运营商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收取充电服务费,但是需要投入很高的建桩费用和运维成本,其回本周期为1-3年,运营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水平,尚未形成可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成熟商业模式。
除此之外,国内企业海外运营能力也存在很大不足。当前国内充电桩企业出海主要出售产品,海外运营不具备优势。一方面,运营环节具有一定客户黏性,海外厂商经过多年运营已有一定基础,而中国厂商该环节在海外布局较少,市占率较低。另外,美国补贴排除了几乎全部非本土厂商,中国企业若满足其要求将工厂建在美国且使用美国劳工将基本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国内运营商端目前尚未突破,参与比例仅为个位数,缺乏持续稳定订单需求。
(四)设备方面问题
首先是充电桩利用率低,坏桩率高。利用率低下是目前充电桩行业实现盈利的最大障碍,充电桩行业前期选址缺少合理规划,为减少成本投入,投建慢充多余快充,慢充用户需求较少等原因,导致充电桩利用率低下。
其次,生产充电桩的厂商居多,同时行业的壁垒较低,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充电桩的质量参差不齐,在安装和施工标准不一。
最后是充电难充电慢问题。目前中国公共充电桩交流桩仍占主导地位,用户在充电过程中花费时间多,等待时间长,充电时间长短成为用户选择充电桩的一个痛点。充电场站前期盲目布局,导致部分场站充电位置偏远,车流量少且位置难找,充电运营商服务平台存在多个,且不相同、不通用平台,导致用户找桩慢、充电难和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1.1.2 2024-2028年中国充电桩累计保有量预测
2022年底,全国充电桩累计保有量达到521.0万台;2023年底,全国充电桩累计保有量将达到958.4万台。
我们预计,2024年底我国充电桩累计保有量将达到1,228万台,未来五年(2024-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75%,2028年底将达到2,360万台。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中国充电桩累计保有量预测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