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中投顾问观点| 2024-2028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预测
2024/5/9 中国投资咨询网

2024-2028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国家政策支持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

2023年7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加速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办理暨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快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以问题为导向,本着应用为要、串珠成链、成链为王,加快突破一批标志性、关键性产品,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优质企业梯队,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

2023年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正式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其中,在新材料与高端装备两个专栏中明确提出研制增材制造相关标准,面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探索,开展相关标准预研工作,全面推进增材制造产业的标准体系建设。

(二)区域集聚态势明显

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区域特色逐步显现,区域集聚态势明显,初步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长三角已形成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型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珠三角新材料产业集中度高,已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优势;环渤海地区技术创新推动作用明显,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硅材料、高技术陶瓷、磁性材料和特种纤维等多个领域均具有较大优势;内蒙古稀土新材料、云贵稀贵金属新材料、广西有色金属新材料、宁波钕铁硼永磁材料、广州/天津/青岛等地的化工新材料、重庆/西安/甘肃金昌/湖南长株潭/陕西宝鸡/山东威海及太原等地的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及重大装备材料、江苏徐州/河南洛阳/江苏连云港等的多晶硅材料产业等也都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特色。

(三)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部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我国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甚至“领跑”。例如,在关键战略材料方面,中芯国际前七大耗材中六类材料实现国产采购;南山集团铝合金厚板通过波音公司认证并签订供货合同;中船重工兆瓦级稀土永磁电机体积比传统电机减少50%、重量减轻40%;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关键装备材料国产化率超过85%;液态金属在3D打印、柔性智能机器、血管机器人等领域实现初步应用等。

(四)国家重视培养产业相关人才

除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推动产业的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到,在2015年新材料产业人才总量为600万人,预计到2025年,人才总量为1,000万人,人才缺口为400万人。但三部委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明确,要引导高校招生计划向本科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材料类、海洋工程类、生物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和高职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中对应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同时注重专业设置前瞻性,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发展需求,增设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强化行业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在教育部门的引导下,高校必定会着力培养大批的高素质新材料产业人才,来支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五)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拉动新材料市场需求增长

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随着新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材料对下游各领域的推动作用明显。反过来,新材料下游行业的发展壮大也将拉动对新材料产品的需求增长。同时,未来我国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的高质量建设,都离不开新材料产业为其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未来下游应用领域的高速发展,将为新材料行业带来广阔市场需求空间。

二、不利因素

(一)资金紧张

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具有投入大、周期长、产业风险放大的特点,没有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很难开发出稳定的产品。我国新材料企业涉及金属新材料、复合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信息新材料、纤维新材料等,多为中小型企业,年产值多在1亿元以下,多为初创型或发展期企业,现金流压力较大。

(二)技术水平低

新材料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不靠大规模生产来提高竞争力,而靠独特优良性能取胜,与新技术、新技术密切相关,往往在极端条件制备形成,需要各学科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交叉。我国新材料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跟踪仿制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技术,在高端产品领域缺乏竞争力。

(三)环保压力大

新材料产业对环境的破坏也比较常见,急需解决。例如稀土材料的开采和冶炼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已经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一些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开发的新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对环境有极大的破坏。随着我国环保督查压力的增强,企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而中小企业在环保投入上缺乏资金支持。

(四)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部分新材料领域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材料产业投资支持的是一些“点”,尚未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联动效应。国家更愿意把扶持资金投入到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民营企业虽然从政策上鼓励参与竞争,但从操作层面上看,民营企业进入国家大型项目壁垒重重。此外,作为发展主体的新材料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投资分散,成果转化率低,产业链不够完整。有些行业的新材料企业大多集中在中下游环节,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五)外资企业占据高端市场

从全球新材料行业格局分布情况来看,当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位于第一梯队,占据着全球新材料市场的垄断地位,其中美国凭借强大科技实力,新材料产业全面领先;日本新材料产业优势主要在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欧洲在结构材料、光学与光电材料优势明显。位于全球新材料行业第二梯队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韩国、俄罗斯、等,其中俄罗斯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等先天优势,且在航天航空材料、金属材料、超导材料等优势明显;第三梯队主要是巴西、印度。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占据着全球最大的新材料市场,其新材料产业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新材料产业仍较落后。

2024-2028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预测

2022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6.8万亿元;2023年1-9月,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元。

我们预计,2024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8万亿元,未来五年(2024-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31%,2028年将达到14.0万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预测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免费报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