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中投顾问观点| 2024-2028年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2024/5/24 中国投资咨询网

 

   1.1 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预测分析

  1.1.1 2024-2028年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23年7月,农业农部印发《农业“火花技术”发展、评估与培育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将合成生物学领域列入农业“火花技术”,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发挥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牢固树立科学首创精神,鼓励自由探索,加快建立农业“火花技术”的发现、评估和培育机制。

  (二)合成生物学降碳潜力巨大

  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工业过程能耗15%-80%,原料消耗35%-75%,减少空气污染50%-90%,减少水污染33%-80%,据世界自然基金会预估,到2030年工业生物技术每年可降低10亿至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合成生物学可以在生物基材料替代石化材料、生物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轻量化节能等多个方面为碳中和提供解决方案,在碳中和的产业背景下,合成生物技术有望提供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化道路,在新的应用场景下,合成生物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将赋能传统行业,提升社会效能,带来更多创新和成长机遇。

  (三)相关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合成生物学的底层技术主要是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基因合成三部分,这三部分在过去10年间成本下降了1,000倍,甚至更多。这意味着原本只有大药企能支撑的研发行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合成生物学的初创公司也有了机会。

  近年来,我国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化妆品、食品、医药领域均展开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伴随该项技术的进步,原料端的生物活性成分,如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等,也在技术与应用上取得了突破,促使立足与科技的产品逐渐普及,本土化品牌的形象塑造也在快马加鞭向前推进。
(四)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广泛

  不同于人工智能大模型依赖于算力、算法和数据“三驾马车”的重投入,注定只能由少数行业巨头才能玩转,合成生物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科技,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不同物种的基因进行组合切割。合成生物学是在工程学思想指导下,对生物系统进行有目标的理性设计、改造甚至重新合成具有非自然功能的生命体,既可以通过设计合成探索生命组成和调控规律,也可以设计和改造人工生物系统以满足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作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合成生物适用范围基本上涵盖了大多数领域,在医药、健康、制造、农业、生物医学、材料化工、农业、食品、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集低碳、可持续、低成本等多优势于一体。也因此被视作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定义为“未来产业”的新核爆点。

  如生物医药是合成生物学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合成生物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生产、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法开发等,涉及疾病诊断、疫苗、抗生素、药物、基因治疗、细胞工程等产品。美国合成生物学家设计构建了能够生产抗疟药物青蒿素的人工酵母细胞,堪称合成生物技术的重大应用典范。

  材料化工也是合成生物技术应用较多的领域。合成生物技术通过系统设计和改造实现产品制造生物路线对化学路线的逐步替代。合成生物技术具有更加高效、绿色、低能耗的优势。

  此外,在农业领域,合成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性;在食品领域的合成肉和人造奶酪,既可以替代传统的肉类和奶制品,减少对动物的依赖,又具有更好的健康效果;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天然的香料、色素和保湿剂,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等领域;在能源领域,合成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例如利用微生物合成生物燃料或遗传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将生物质转化为乙醇等;在环境保护领域,合成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修复和污染物治理。

  二、不利因素

  (一)面临技术创新挑战

  合成生物学技术将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解决全球能源、环境和健康等突出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目前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者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其发展仍在早期阶段,面对经过亿万年自然选择压力下进化形成的复杂生命体系,人类的认识非常有限,还面临一系列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挑战,主要包括DNA合成、产品选择和规模化生产。

  (二)行业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中国非常重视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将合成生物学作为未来可能的颠覆性技术纳入2021-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但与科技发达国家的研发水平相比,中国合成生物学研究平台和基础设施部署不足,研究队伍分散,基础积累不够,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道德伦理和安全风险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发展和成果应用带来的安全和伦理问题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合成生物学设计和创造“人造生命”的宗旨和工程化实践,打破了传统以DNA为遗传基础的自然进化历程,挑战了传统的以生物进化的自然法则为基础的生命伦理,也给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信仰、不同群体的人带来了差异化的生物安全挑战,包括实验室外生物有机体意外释放,生物恐怖行为,故意建造生物武器以及生物研究中可能产生的意外后果等。正是由于合成生物技术、组件、产品的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风险更加难以评估、难以防控、难以消除。

  (四)研发、管理、资本各方协同不足

  学术研发成果与面向市场的产品落地是两码事,国内合成生物学尽管起步较晚,虽然目前研发成果并不弱于国际顶尖水平,全球最具权威性的《自然》杂志近年来也频繁有中国研究团队发布的学术文章,而在成果落地转化阶段出现短板,主要原因还是出在研发团队、社会资本与经营管理团队的三方对接方面。

  我国目前真正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根基,有所建树的大中型公司,仅华大基因、华熙生物、仅三生物、凯赛生物、巨子生物、柏垠生物、蓝晶微生物等有数的几家,在各自细分领域商业转化较为成功,顺利迈过“死亡谷。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早已顺利完成了早期的天使轮、AB轮投资,部分甚至完成资本市场主板上市,均有着较为成熟的面向市场的商业化运营体系,经营管理团队与自有研发团队配合默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合成生物学赛道细分领域多,但是有更多学术研发领域非常突出的研究成果尚未找到用武之地。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合成生物赛道习惯了以研发团队为核心,团队带头人不仅在研发领域说一不二,扩展到企业建立、面向市场之后同样如此。最后不仅管理团队完全沦为其附庸,就连投资人也往往要投其所好,但三方又常常由于利益分配问题难以达成一致,导致企业在创立之初就埋下了衰败隐患,难以真正发展起来。

  国内目前的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本就是从国外引进,掌握在少数学术地位较高的人手中,他们带领了国内学术研发的快速崛起,但仅仅引进了技术却没有引进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研发人员话语权过重同时也阻碍了相关产业发展。

  1.1.2 2024-2028年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2022年,我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5亿美元;2023年,我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8亿美元。

  我们预计,2024年我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64亿美元,未来五年(2024-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72%,2028年将达到315亿元。

  图表: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1.1.3 2024-2028年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2022年,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2亿美元;2023年,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1亿美元。

  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9亿美元,未来五年(2024-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29%,2028年将达到370亿美元。

  图表: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免费报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