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中投顾问观点| 2024-2028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2024/5/15 中国投资咨询网

 

1.1 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预测分析
1.1.1 2024-2028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国内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迅速
近几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航天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商业航天快速发展,以商业运载火箭、低轨互联网星座、亚轨道旅游、商业遥感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得到迅速推进,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航天规模化生产和大众消费成为可能,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对支撑航天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航天相比,商业航天更重视市场竞争及商业化的市场行为,是将航天从计划经济加速推进至市场经济的行为。随着我国航天产业的不断发展,仅依靠国家投入已无法承担快速增长的太空经济活动需求及航天科技的创新,故此商业航天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几年,国家及各地方政府频繁推出利好商业航天发展的文件与规定,鼓励民间资本健康有序地进入产业。同时,国家积极牵头建设相关产业服务配套设施和园区,扶持项目不断落地。商业航天政策门槛逐渐被打破,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逐渐发展。未来航天产业规模将持续壮大,商业航天将进一步走进大众生活、提供多样化服务,进一步在进入空间、利用空间等航天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航天+工业”融合推动发展
2023年银河航天灵犀03星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次在轨对多星堆叠发射技术进行验证。这款新型卫星的主体结构就是采用工业一体化成型结构。新一代可堆叠平板卫星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又一新突破,对提高卫星星座组网效率、支撑我国巨型低轨通信星座快速部署、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航天技术的明显趋势首先是,应用需求正向民用消费级需求扩展,如同卫星电视、卫星导航那样,卫星通信也正逐步进入大众生活,卫星面向大众消费时代来临;第二,以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服务,未来在较长时间内将是太空经济重要部分,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第三,航天产品对工艺和材料都有极高要求,在面向新的商业航天需求的产品交付过程中,有不断与地面工业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三)应用场景突破过往局限
随着技术和产业不断发展,商业航天具体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而是催生出许多新兴应用,包括卫星互联网、太空采矿等。为了将这部分可想象空间转化为现实,制造链的整合极其关键。
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表示,在需求牵引下,供应链上每个零部件背后的技术创新都在发生融合创新。比如卫星天线材料用了建筑建材工艺,材料创新跨越了航天领域到工业领域,将汽车级元器件用在航天器里的元器件等。
事实上,航天制造的逐步开放和商业化,正在给国内整个工业制造体系带来诸多启示和全新机遇。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的一千套霍尔电推进系统生产线,探索航天产业怎么能在小规模里降低成本,用自动化生产、数字化应用和人员管理等手段降低成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更灵活、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模式,共同发展模式,航天产业融合社会化工业体系共同发力,新型商用航天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四)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商业航天目前在我们国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党中央明确把商业航天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们迎来了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极好的机遇。
近年来,商业卫星的发射越来越密集,对商业火箭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由此,也推动了我国商业运载火箭的蓬勃发展。2024年1月11日,由东方空间研制的“引力一号”首飞成功,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不仅大幅提升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也丰富了我国运载火箭型谱。2024年1月23日,由中科宇航研制的“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采用“一箭五星”的方式,顺利将5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力箭、朱雀、快舟、双曲线、谷神星等系列商业运载火箭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商业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除了卫星、火箭,发射场的建设也是商业航天产业中重要的一环。最近在海南文昌,毗邻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一片工地上,又竖立起了一个新的火箭发射工位,它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目前正在建设中。有别于酒泉、太原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地理位置上,文昌商业发射场的位置靠近赤道,纬度低,因而射向范围更宽,火箭于此发射的运载效能更高。而对于商业航天来说,它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卫星、火箭、发射场构成了商业航天的硬件基础,随着卫星、火箭、发射场进入商业化的进程,中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但商业航天的产业链条远不止于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各领域对商业卫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市场化的需求推动着商业航天不断拓展各种应用场景吗,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二、不利因素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商业航天在国内仍是个新生事物,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国家层面对商业航天企业缺少必要的支持、引导和规范。截止目前我国尚未有一部完整的航天法律性文件(目前,《航天法》正在起草中),商业航天领域也仅有“商业火箭有序发展通知”,产业发展、标准规范、激励机制等均无明确或专门的指导意见。对于商业航天更是缺少相关法规和制度来规范,一方面导致行业发展无序,可施展的空间狭小;另一方面也使社会力量对于投资和发展商业航天心存疑虑。
(二)行业人才缺口较大
由于行业自身发展原因,大量的航天高端人才都聚焦在以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等传统航天军工央企为主导的下属三级公司、工厂、研究所内。随着多家民营航天领域的创业公司相继成立,由于商业航天的技术复杂性、专业性程度高,对人才特别是具有资深技术和长期管理经验的高端航天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人才培养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工作磨练和多个项目经验的积累,虽然目前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均采用了从相关国企引进人才的方式,使得大量人才向民营商业航天发射企业流动,但短时间内,我国民营航天发射行业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人才补充,将出现很大的人才缺口问题。
(三)知识产权问题亟待解决
商业航天行业中,高端航天人才在大型央企和民营企业之间流动是普遍现象。但人才流动会带来不可避免的两方面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相关的高端人才享受知识产权的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人才流动过程中,如何即保护其原单位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同时又促进行业内的创新发展,是航天发射行业各参与方需研究的课题之一。
2、转让问题
如何通过知识产权转让来促进中国航天技术向民营企业开放,避免低水平重复研制造成的浪费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行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资金是任何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社会民间资本是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和发展动力。我国商业航天发射行业发展需要大量资本的助力。但资本是要追求回报的,由于商业航天发射行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当资本集中进入特定领域,若违背了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一些冲动的行为,对行业和投资者带来伤害,影响投资者进入该领域的意愿,将影响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1.1.2 2024-2028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2022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约达到15,775.9亿元;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约达到19,436.2亿元。
我们预计,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382亿元,未来五年(2024-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68%,2027年将达到41,870亿元。


图表: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免费报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