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预测分析
1.1.1 2024-2028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国家政策规范行业发展
2023年5月8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印发《危险废物重大工程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通过国家技术中心、6个区域技术中心和20个区域处置中心建设,提升危险废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利用处置技术研发能力以及管理决策技术支撑能力,为全国危险废物特别是特殊类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提供托底保障与引领示范。
2023年11月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通过规范化评估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2023年11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出,各地要积极推动建立规范有序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健全完善危险废物收集单位管理制度,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急难愁盼的危险废物收集处理问题。
(二)市场兼并热度持续高涨
扩张方式以外延并购为主,凸显行业高景气。危废行业的整合主要集中在危废处理行业较为发达、处理企业较多的地区。危废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推行“外延并购+内生式扩张”的策略以提高危废处理能力,重点抢占危废终端资源并加强一站式服务能力建设。
未来,在收购兼并的大环境下,危废处置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一方面,危废处置项目从环评策划到正式运营,耗时长达三至五年,为缩短项目建设时长,部分危废处置企业选择通过并购方式进行扩张,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另一方面,环保督查力度的加大直接导致了不规范、不达标的小规模处置企业退出市场,促进规模较大、设备及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提升市场份额,加速了行业集中进程。
(三)环保趋严利好危废处置市场
危废的处置需求与工业生产、国民环保意识直接相关。经济和工业发展带来产废量自然增长的同时,环保督察也日益趋严。短期来看,环保督查、清废行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等,均使大量的违规处置危废行为回归合法,促进危废处置存量隐性需求释放;长期来看,排污许可制度、环保税及规范化管理考核等,将形成常态化政策性制度,危废瞒报、漏报行为减少,非法转移和倾倒途径被切断,危废处置途径的合法化促使危废处置增量较以前年度出现大幅增长,预计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和较高的景气度。
(四)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强,以及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危废处理行业有着面临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我国危废处理技术路将不断向高水平发展。
在热解焚烧法技术方面,热解焚烧法不断保持主导地位,并不断提高其安全性、稳定性和清洁度。例如:采用更先进的窑体结构、控制系统、气固分离装置等;利用余热发电、回收金属等;加强尾气治理、灰渣处置等。生物法技术方面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并不断提高其效率和效果。例如:采用更优化的菌种、反应器、参数等;利用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开发多功能微生物制剂等。化学法技术方面也逐步提高其资源化水平,并不断降低其耗能耗材。例如:采用更节能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添加剂等;利用电化学、光催化等;开发多功能稳定剂等。此外,物理法技术也将逐步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并不断降低其运行成本。例如:采用更自动化的设备、监测系统、管理系统等;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开发多功能分离装置等。
二、不利因素
(一)存在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能不足的矛盾
局部来看,我国危废处理产能在易处理的品类上相对过剩,而由于技术难度较高,在难处理的品类上又显著不足。造成的情况就是厂商在易处理的品类上无法收到足够的危废,而工业企业产生的高氯高硫高盐等难处理品类又找不到足够的处理能力,造成了产能利用率低下和处理率低下同时存在。
(二)焚烧系统工况不稳定,无法满负荷运转
焚烧系统是一种综合的危废无害化处置措施,能够处理危废名录中具有可燃性的危险废物。一方面,由于危废物料来源的不确定,为保证焚烧系统工况运行稳定,需进行配伍处理,进而达到进炉前热值、各废物元素比例的合理性。目前危废的预处理环节缺乏管控,危废热值过高导致爆燃、燃烧不充分导致结焦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设备运转率和实际产能远低于其设计产能,实际运营效率低于预期。另一方面部分危废处理设施存在管理运营上以及设计上的问题,导致不定期的停炉检修或清理,大幅度降低了焚烧系统的产能利用率。
(三)运输半径导致跨省危废转移难
由于危废的长途运输成本较高,危废存在一定的运输半径,因此危废一般采用集中处置和就近处置的原则,新固废法虽然取消了危废省内转移审批的有关规定,促进了各省利用处置资源的市场配置。但各省份之间产废单位与经营单位信息不对称、各地环境治理水平和管理要求不一等诸多因素,危废跨省转移尚未取消仍采取审批制。由于目前审批流程复杂、耗时冗长、各省份审批要求不统一、申请单位随意变更危废类别等问题的存在,全国范围内危废的跨省转移目前还无法推广。因此危废处理利用的区域供需失衡现象长期存在。
(四)产能结构失衡,资源化与无害化反差大
目前危废资源化、无害化在危废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60%、40%。其中资源化能够给产废企业带来额外收益,而无害化则需要额外收费。企业对于可以资源化的危废有一定的自行处置意愿,该部分产能供给具有自发性。目前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力图未来危废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五)专业化、规模化不足
在危废市场的竞争中,有老牌危废企业的扩张,也有环保水务巨头企业的入局,有地产等外部势力的跨界,更有四面八方的散小玩家。目前危废处理行业的参与者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生产能力偏弱,行业前十企业的市占率不到10%,能处理25种以上危废的公司仅占全国总数1%左右。大部分企业技术、资金、研发能力弱,处理资质单一,危废处置规模小于50吨/日,行业整体呈现出显著的“散、小、弱”特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市场主体过于散小,给行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提升造成了发展瓶颈。
1.1.2 2024-2028年中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2022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到9,514.8万吨;2023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约达到10,576.0万吨。
我们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将达到11,623万吨,未来五年(2024-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79%,2028年将达到16,280万吨。
图表: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中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1.1.3 2024-2028年中国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预测
2022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达到9,443.9万吨;2023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约达到10,450.0万吨。
我们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将达到11,437万吨,未来五年(2024-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72%,2028年将达到15,980万吨。
图表: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中国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预测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1.1.4 2024-2028年中国医疗废物处置量预测
2022年,我国医疗废物处置量达到237.0万吨;2023年,我国医疗废物处置量约达到302.6万吨。
我们预计,2024年我国医疗废物处置量将达到345.2万吨,未来五年(2024-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31%,2028年将达到475.0万吨。
图表:中投顾问对2024-2028年中国医疗废物处置量预测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