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中国经济再次成为全球经济引擎 外资持乐观态度
2023/9/15 中国投资咨询网

  自7月24日政治局会议以来,中央和地方及时颁布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覆盖范围广泛、定位精准、亮点纷呈,并且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根据最近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包括PMI、CPI、进出口、信贷和社融等多项指标呈现出改善的趋势。

  那么下一步应该如何制定政策?是静待已有政策的效果发酵,还是继续加大力度稳定经济增长?9月14日,在人大重阳宏观形势论坛(2023年秋季)举办的“疤痕效应与中国经济复苏:新挑战与新机遇”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政策走向进行了评估和研判。

  对于"稳增长"政策,要持之以恒。最近公布的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包括CPI、PPI、信贷、社融和进出口等数据都表明中国经济的景气状况已经度过了7月份的低谷,开始企稳回升。由于政策效果具有滞后性,预计前期"稳增长"政策的利好效应将在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中持续体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部主任孙学工表示:"政策对形势变化的反应是及时和适度的。"自年中以来,政策的频繁出台主要是因为二季度以来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波动,一些指标的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回落。为了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改善市场预期、促进经济持续恢复,我们在消费、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增量政策。

  他认为,宏观政策需要具备前瞻性、动态性和适应性,既要预判形势并提前做好安排,也要及时对形势的新变化做出反应。

  然而,经济数据的好转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盲目乐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表示,尽管我们看到经济正在回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不稳固,存在信心不足等问题。

  他表示,疫情期间居民的就业、收入和信心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这种"疤痕效应"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解决的。鼓励消费、提振信心与就业和整体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这类似于"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因此需要持续不断地推出经济促进举措。

  张军扩称:"扩大消费、促进投资、提振信心都需要持续用力,这需要长期的努力。"

  专家的论断很快得到了验证。14日晚间,央行宣布今年内第二次降准:将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预计此次降准将释放超过5000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为实体经济注入实质性资金。

  改革仍需深化推进。在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了《"小修小补"刺激不够,"大开大合"改革才行——2023年夏季以来经济政策回顾及建议》研究报告。

  该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深化的建议,包括完善公平、中性的市场主体竞争环境,建设包容性、现代化的金融体系,以及推进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例如,优化创新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缓解地方债务风险;明确普惠性和商业性金融业务的界限;适时优化房地产金融和监管政策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在改革方面,最近相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支持民企、企业改革、完善负面清单等的措施,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夯实经济复苏的基础。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益交织、矛盾复杂,推动改革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他说:"更多的改革将促进更多的经济增长,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外资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研讨会期间,国际投资公司赛德思集团董事长王雷发布了《外资眼中的中国经济》研究报告。

  该报告指出,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引发的动荡后,中国经济再次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绝对优势已经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生产和工艺的"世界工厂"转变为多种技术的创新者。在一些重要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中,中国已经取得突破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疲软拖累了中国经济,但中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仅为0.45%,远低于美国(3.4%)和英国(2.5%)。

  王雷表示:"中国保持着灵活的宏观经济框架,能够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动态条件,同时为应对任何宏观经济波动和外部冲击提供了缓冲。"

  根据赛德思集团的分析,中国将受益于一批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的新兴行业,包括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和5G/6G等。

  王雷称:"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前景比一些分析师或经济学家所描述的更为光明。"

免费报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