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广东省外贸规模连续37年位居全国第一
2023/9/7 中国投资咨询网

  中国的服务进出口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其中,广东在过去的37年中一直是我国外贸规模最大的省份。除了货物贸易实现了持续的新突破,服务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截至2023年9月6日,为期5天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已经进入最后一天。这次交易会吸引了来自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展者,共有2400多家企业线下参展。在交易会上,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绿色出行、元宇宙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服务和新产品得到了集中展示。

  从结构来看,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与制造业相比,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较低。

  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辽宁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研究员陈波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我们应该发展高质量的服务业,以寻求经济结构的高质量转变。”他认为,高质量的服务业不仅可以为生产提供辅助,而且从产业附加值的角度来看,还可以帮助我国在更领先的产业地位上取得优势。

  与过去制造业的开放思路相似,自贸区和自贸港正在承担服务业开放的先行先试任务。商务部党组副书记、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交易会的高峰论坛上透露,我国将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并加快出台全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同时,还将加大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对外开放的压力测试,提升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力度。

  在交易会的“广东主题日”上,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郭亦乐透露,广东将启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推动广州、深圳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广东不仅是全国货物贸易大省,也是全国服务贸易大省。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围绕着货物贸易探索出了新的业态和模式。2022年,广东的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585亿美元,增长了8.3%,占全国总额的17.8%。在本届交易会上,广东省展示了来自工业设计、数字技术、文化创意、中医药等领域的27家企业的特色展品,并介绍了11个“2023广东省服务贸易优秀案例”给全国的观众。

  陈波表示:“广东可以相对容易地与香港和澳门接轨,从中获得优势经验、优势标准和优势技术。同时,广东也能为国家层面上的服务业开放探索提供经验。”

  观察广东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这一重要基础。今年,广东的中科宇航、应诺科技、匠魂、彼岸心智、原创上品、四度科技、本末科技等企业展示了前沿的工业设计在交易会上。本末科技展示的两款自平衡轮足式机器人结合了人类的灵巧和机器人的速度与性能,吸引了众多关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盟、北美、中东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订单量较往年同期增加了30%以上。

  今年,广东省印发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到了重要的高度。广东正在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数字贸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计划打造100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200家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平台和2000家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广东的外贸进阶之路从向全球输出产品开始,逐渐发展成输出工业设计和解决方案,并不断创新模式。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一员,首次参加江门的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刘红兵带来了“产品设计—制版—印刷—印后加工—交付”等全方位服务解决方案。刘红兵表示:“数字技术为印刷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创新工艺、创意结构、版权交易等方面的服务合作,产品销往了欧美、亚洲等地。”

  在全球服务贸易价值链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数字强贸”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贸易成为广东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期间,广东的数字贸易进出口额从438亿美元增长到了812亿美元,占全省服务贸易整体比重的56%。广东的数字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17%,比货物贸易年均增速高出12个百分点。

  越来越多的企业需求推动着“走向海外”的潮流,并催生出服务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在本届交易会上,云舟生物展示了全球首创的载体智能设计交易平台“载体家”。该平台在生物医药领域创造了新的载体外包服务商业模式。通过这个O2O线上平台,云舟生物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模块化的载体DIY设计服务,改变了实验室自行制备载体的传统方式,实现了载体构建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商业化。

  广州云舟生物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体现了数字经济与服务贸易的互相融合和促进。它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使服务贸易可以更快地涉足国际市场,赋能全球用户,也赋予了企业实现个性化定制的能力,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交易会吸引了来自59个国家和24个国际组织的参展者,比上届增加了12个,整体国际化率超过了20%。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数量超过了500家。

  在2023年服贸会的“投资中国年”服务业扩大开放推介大会上,我国的11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省市全面展示了一大批已落地的标志性项目,并与全球投资客户就35个高质量的需求项目进行现场洽谈,预计投资金额将超过700亿元。

  广州作为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在推介大会上发布了一批重点合作需求项目,包括大湾区中德创新中心在内。

  大湾区中德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促进中德创新技术交流、成果转化、培训教育等合作,推动工业数字化、能源节约、气候与环保、国际碳足迹和碳关税、职业教育等关键领域的资源双向互动,为中德两国机构和企业搭建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对接服务平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王健表示,广东在货物贸易方面涌现出许多生产性服务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接下来,广东还应在供应链管理、互联网技术等方面引入更多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升级。

  广东正式宣布,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将于12月6日至8日在粤港澳三地同时举办。届时,将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会展商贸、中医药服务、服务外包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路径。

  广东目前正在大力推动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与港澳服务业规则对接为重点,推进高水平的开放。在科技创新、特色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等方面,广东已经取得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

  以与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为重点推进的前海是一个例子。目前,前海港资企业已接近万家,实际使用外资中有九成以上为港资。截至今年7月,前海蛇口自贸区在贸易、投资、金融、法治等领域累计推出了795项制度创新成果。

  在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前海已经实现了港澳医师、港澳税务师等18类专业人士备案即可执业。此外,与香港合作发布的“风投创投18条”和“知识产权16条”等措施进一步拓展了香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广东在交易会上公布的11个“2023广东省服务贸易优秀案例”也展示了企业在教育、医疗、金融等服务业合作中发挥的重要创新作用。

  例如,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作为一个案例,率先利用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的优势,通过“以医带药”的模式推进中医药产品在葡语系国家的国际注册和贸易合作。到目前为止,产业园已经在莫桑比克完成了包括澳门企业在内的多家药企共11款产品的注册,并在巴西获得了9款中成药的注册备案上市许可。

  在金融方面,汇丰科技使用区块链支付产品解决了传统跨境支付耗时长、收费高等问题。通过实时借记和贷记客户账户以及跨地区异步结算的机制,与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和卢森堡的汇丰银行之间的跨境支付交易可以24小时实时结算。

  陈波认为,服务贸易需要更大程度的制度开放。一方面,在市场壁垒方面,我国需要进行服务贸易开放的改革;另一方面,政府在管理市场竞争主体方面也必须一视同仁。

  陈波进一步指出,在WTO体系下,我国在货物贸易方面扮演了“跟随者”的角色,而在服务贸易,尤其是数字经济领域,由于国际合作规则尚未形成,我国可以在自贸区率先尝试,探索设立相关的规则,成为服务贸易规则的“引领者”。

  早在2022年RCEP实施之时,南沙已经全面对标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并发布了全国首个对标RCEP和CPTPP双协定的制度型开放集成创新举措,提出了17条兼顾国家关切和南沙特色的先行先试措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毛艳华认为,当前全球贸易投资进入了规则重建的关键时期,广东自贸试验区应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政府管理新模式等新一代贸易规则议题上进行试验,为我国在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提供设计议题的经验,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免费报告
相关内容